●中国诗歌学会 ● 2022全新启航!
欢迎来访中国诗歌学会!
  1. 高级搜索
  2. 加入收藏
  3. 帮助中心
    1. 网站地图
    2.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团体会员
流经身体里的无名河|巴中市诗歌学会会员作品选
日期:2022-02-13 15:07:48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君  点击:1253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 一个人必须消逝在途中
杨通

 

一个人,被身外之物铸成一把匕首

游走在时间的墙缝里

刀柄上,挂满他踌躇满志的人生

 

一个人,被自己铸成一把匕首

与现实斗争,结果慢慢杀死了自己

被理想火化的骨灰,落在时间的墙缝里

 

一个人,必须消逝在途中

这是他的墓志铭

花草没有籍贯,云雨没有归期,死亡没有理由

 

 

杨通,笔名逸鹤、杏子,男,四川巴中人。19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柔声轻诉》《朝着老家的方向》《雪花飘在雪花里》三部。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林中寂静
王志国

 

陡峭的山坡

被茂密的森林限制了倾斜

挺拔的树干,为一座山

重新界定了高度

 

飞鸟的翅膀高于蓬勃的枝叶

匍匐的根须低于沉默的群山

寂静——

仿佛世界在这里发韧

 

山雀神秘的嗓音里

有一座山的寂静

一山的寂静中

有一架孤独的竖琴

在等待风雨

送来寂寞的琴弦

 

 

王志国,男,藏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7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庆宁乡松坪村,现居巴中。在《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星星》《读者》《青年文摘》等有作品发表,出版诗集《风念经》《春风谣》《光阴慢》《微凉》(藏汉语对照),有作品被收录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 流逝,水或火焰
张万林

 

 

无虑水的妖娆、哭泣、喊叫

放任她的奔跑、跌荡与平复无语

同于火,不怕她的热情、跳动、灰飞

与烟灭。在水的指尖上舞蹈

火焰追逐,她要点燃夜空

而我奋力避开,不想被动燃烧

不想我的腰身让水缠绕

 

 

终于知道,这样叫喊、这么梳妆

在你的嘴唇上。我忍不住摊开手掌

一只蜜蜂飞过腰身,落在最近的水面

一团火焰,烧毁了全部的

企盼

 

 

云朵紧跑,带动了天空

水落地上,火焰在我的胸中

树枝和鸟语交换密码,你也掏出

返程票,而我,像这尊不语的玩石

一直不曾挪动

 

 

火焰发白,水色显老

乌丝掉落册页之中

候鸟卷走歌唱,梧桐收起阔叶

什么也没看到,青春打马,门前

紧走

 

 

手是流水,无情消逝

你听到的喊叫,不是火焰

点燃不了你,一张张麻木的旧时光

要把你的激情埋葬

 

 

 

张万林,男,1970年生,四川师大毕业,现供职巴中市政协。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协会员,巴中市作协副主席,《巴中文学》《巴中文史》责任编辑。在《人民日报》《名作欣赏》《星星诗刊》《散文选刊》《中国艺术报》《世界文学》《人民政协报》《羊城晚报》《四川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小说,出版诗集《临水的细浪》。


 

 

 

| 反刍
李欣蔓

 

总是叶子一样

被人踩得黯然失色的时候

我就会怀抱寒冷张开内心的翅膀

沿着草尖与一滴露水对视

仿佛和一张脸对视

和一个拥抱、一场痛哭对视

思想的光芒,从遗忘深处射出一团火焰

春风十里的事物,便扑面而来

生活中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叠加起来

聚拢文字的兵力,弄出响声

一张风轻云淡的脸露出

 

 

 

李欣蔓,原名李晓红,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万千百十”文学活动重点作品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时间的重量》。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 静默的意义
雷文

 

回到静默,才看见你那年的泪

一直流到今天。其中间穿越多少障碍

我毫不知晓。就像在长江入海口

有几滴水,来自雪山的眼睛

 

水抹去了它自己流过的痕迹

如你那年的泪,早已被风收存

我的等待,就在时间中无限循环

恰巧在另一次静默中

我看见风带着你哭泣的影子

当年那只小白狗跟在你身后

三十多年,它一直都没有长大

 

 

 

雷文,四川巴中人,肢体二级残疾,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并入选部分选本,著有诗集《乐观》。2020年获人民网、中华书局、中华读书报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伯鸿书香奖”。2021年获第二届“全国十大农民诗人”称号。


 

 

 

| 与朋友听《黄金狂喜》
孙澜僖

 

总是想到沙漠,海,高山,大江大河。

手机里仍在播放着,可并不适宜。

我让一种声音覆盖另一种声音。

 

都说音乐是一种催眠

我把声音开得足够大

然后躲在它背后紧攥拳头。

我在这首歌里看见金黄的沙粒盖住我,

从里到外。

能看见想象之中的大片雪山。

 

 

 

孙澜僖,女,汉族,生于2001年。文学作品散见《星星》《中国艺术报》《红领巾》《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作家》《华西都市报》《青年作家》等刊物,作品多次收入《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出版文集《湖畔听棠》。多次获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学院。


 

 

 

| 行中遇
岳兰茜

 

火车穿山而过

你的眼里张开五彩的大旗

夜晚就静默

但愿长醉,不复醒

 

火车穿山而过

金属的车身倾泻月光

泄露天机的光啊

 

 

 

岳兰茜,笔名:溪纱,女,生于2004年10月。现就读于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高2019级7班。读书,写诗,练字,习古琴。有作品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


 

图片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 三尺之上
赵星宇

 

给水修面的是一轮薄薄的弯月

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荡漾出轻颤的褶皱

它推着月光,照在我的身上

一切是多么纯净

仿佛有神明经过人间

 

 

 

赵星宇,2000年5月生,四川南江人。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青春》《诗歌月刊》《四川文学》《青年作家》《飞天》《散文诗》等刊物。先后获《中国校园文学》2020年度大学生诗人、2020年度“四川诗人之星”等奖项。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诗会。


 

 

 

| 丙申帖
岳鹏

 

草籽炸裂,成熟的风

在村口飘来荡去

 

祠堂的供桌上

始终有一把饱满的稷

和一条素食之鱼

 

昨天,九月九日

父亲去祭祖坟,庄稼摆了一地

 

他举着菊花酒,与先人碰杯

细细汇报:丙申秋,六畜兴旺

祖祠坝再添一丁

 

 

岳鹏,男,笔名线条,生于1979 年,四川南江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选》《中国抒情诗档案》《中国爱情诗选》等选本,出版诗集《攸关》。现供职于四川省巴中市文联。


 

 

 

| 母亲的河
孙梓文

 

此时,在林间,水亦安静

阳光普照万物

像母亲喊醒早年在瓦屋里的我

阳光不改初衷

母亲依然是一条大河

岁月虽已冲走了她的韶华

她不停歇的爱,却比浪花还多

现在,我是一条小溪

从母亲身上分娩而出

我要学会奔腾,学会把林间的万物

扑上潮湿的新绿

 

 

孙梓文,本名孙国贤。四川巴中人。当过23年警察。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星星》《中国诗歌》《青年作家》《西藏文学》等刊物,收入多种选本。获过奖。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全国公安文联、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巴中市文联。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 这就是生活
张学文

 

日子再冷

我们还是想方设法

为生活加温

就像我看到的这些花朵

哪怕天空永远灰着

她们还是要竞相开放,并且

一朵也不会少开

 

 

张学文,生于1964年,金融工作者,现居巴中,诗歌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多次获奖。


 

 

 

 

| 省略号
罗凤鸣

 

看吧,

那个武艺高强的人

将梅花桩

当作省略号。这个过河

拆桥的人

又把一个个石磴

当作了省略号

而我,仅是一个痴于

臆想的人

看天上的星星

多像

 

 

罗凤鸣,四川巴中人。作品散见于《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期刊。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诗歌排行榜》等选本。出版《倒行者》《逆光》《献辞》《废纸》等诗集。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 探视
李杰

 

伸手抚摸水的后背,却钓起那块石头

是不是与鱼鳍一起变温

 

早到的调音师,给窗户装上弦索

侧耳一听,风正在一级一级登楼

 

雨在超车,车轮都有一副不羁的脸色

就让路给他们排序吧

 

写着写着,还是到了秋天

重归于好的外套旁,牧场静静地摊开手掌

 

 

 

李杰,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南江县作家协会主席,供职于南江县中医医院,有诗作在《星星》《四川文学》《诗歌月刊》《诗林》《敦煌》等刊物发表。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 流经身体里的无名河
李常青

 

是的,除了水和水面上跃动的阳光的金子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就如你亲眼所见

一座宫殿束缚着我们,一座理想主义的城池

束缚着我们

 

偶尔,我还是会越过你的肩膀望向远处

那儿烦躁的人群还在八月的高温里疲于奔命

耐不住寂寞的人已溃不成军

 

“但我们并不会比他们更加幸运”

“面对一条表面平静的河流,我们的内心泛滥无比”

 

 

李常青,男,1976年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诗刊》《绿风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文学》《青年文学》《散文诗》等,入选《中国<星星>五十年诗选》《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21世纪中国诗歌蓝本》《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等多个选本。


 

 

 

| 猎逐者
陈杰

 

最后一束绿,收敛了一个季节的张狂。一夜之间

大地显得出奇的平静,禾絮低头,窃窃私语。嘀咕

黎明时分,那场密谋已久的猎逐行动。

 

那些狂蹈不安的风,像一把刚从战场归来的刀

寒光未褪。湛蓝的天空,映照出遍野高昂的,金黄的,头颅的呐喊

那些猎物,被父亲猎狩了整整一生

 

父亲猎狩的姿势一成不变。古老而优美

影子跟随父亲一路厮杀。风,失去战斗的地方

只是撩动父亲几根胡须,就草草收场

 

月色还未到来,追逐厮杀无法停止。这场恩仇

无法结束,只有短暂的停歇。心情不会因此而沉重

 

 

陈杰,男,四川平昌人。有作品在《星星诗刊》《山东诗人》《巴中日报》《巴中文学》《诗歌报》《长江诗歌》等刊物发表。四川省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首届高研班学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


 

 

 

| 街灯
刘丽英

 

街上,所有的灯柱

全都亮起了好看的灯火

它们,把明亮尽力往高处送

这样,就让高空的事物

在黑夜,也能互相照见

 

它们向上的样子,像是攀援的人

一步一步,去采摘冰山上

那朵雪莲

 

它们都落在地上

通明、斑驳、嘈杂

像一万只喜鹊

在白天飞来

 

 

 

刘丽英,小学教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通江文艺》编委。作品散见《星星诗刊》《四川经济报》《山东诗人》《企业家日报》《等刊物及微信公众平台,散文和诗歌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过奖。


 

 

| 寻找
苏长龙

 

深秋,父亲拿着一根竹杆,在藤蔓里找冬瓜

大一点的冬瓜喜欢藏在斜坡上,杂草高过膝盖

躲过了贪婪者的目光。阴凉下有雨水的滋润

冬瓜长成了圆滚滚、胖嘟嘟的模样,惹人喜爱

父亲拨开杂草,有了新的发现

 

这根冬瓜一直默默无闻地成长着,像深山里的隐士

练就了厚厚的皮囊,抵御着虫豸的啃食

在这个枯萎的季节里,它已经寿终正寝了

父亲扛回了家,像是给一位迷茫的人寻找了方向

 

 

 

苏长龙,男,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系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在多家报刊发表作品。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杨通

 

 

| 菜园里的演讲赛
李国军

 

父亲的园子沸反盈天

占据五月开篇的头版头条

众多主角逐一登台亮相

蓝天澄澈,白云悠远

 

冬瓜率先敲响开场锣

大豆的注释可圈可点

豇豆发言纤柔羞涩

丝瓜花总是笑脸

担当保卫的麦黄李

终于忍俊不禁

 

偶尔,两三只鸡闯入赛场

好奇地东张西望

咯咯咯地乱发评论

玉米们的评分不得不多次停止

时间过分紧迫

黄瓜只好再一次缩减篇幅

茄色黄昏

新栽的薯苗是最忠实的听众

 

酝酿一冬的生长

给雨水和阳光联手打乱

父亲也不纠正

吸一口叶子烟 

他慢吞吞走向颁奖台

奖励是一担担晃悠悠的粪香

 

 

 

李国军,笔名石子舟,1975年生,现居巴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获第七届四川文学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文学奖,诗歌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各级报刊杂志。


 

 

图片

巴中南龛石窟    摄影:高山

 

 

 

| 光雾山的红叶
郭鸿雁

 

这分明是

一片又一片红叶

映红了一座又一座

错落相连的山

 

却仿佛是,起伏的波涛

燃烧的火焰

飘浮的云朵,奔跑的鲜花

 

秋意添了几许

红叶就又红了几分

别样的红

有着别样的隐喻

 

踩长毯,拾书签,听梵音

不提人间琐事

 

光雾山的红叶

每一片,都无法复制

一次相遇,一生怀念

从春到秋

她绝不轻易飘落

 

 

郭鸿雁,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四川文艺报》《四川作家》《四川农村日报》《青年作家》《长江诗歌》《朔风》等多家报刊。


 

 

 

| 白云村纪事
蓝梦

 

从崎岖的山路出发

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在村口

停下来,选择进村的方式

要么步行,要么租用两轮摩托

 

泥泞卷上裤角,汗水打湿衣衫

陆续有村民从路边探出头

有呆滞的目光,有怀疑的眼神

有负面的打量,有僵硬的手势

 

长达八公里的山颠,是整个村庄的骨骼

众多的脉管,或堵塞,或流动缓慢

或自暴自弃,到老,到死,到黑夜

到大雪封山,到春天还没有来时

 

责任和担当,指引着我们

一场霜雨之后,白云村需要安慰和拥抱

需要剖析和辨认,需要在天黑之前

把村里的房舍和穴位一一打开

 

 

蓝梦,本名罗春燕,供职于巴中平昌县人民医院,作品发表于《星星》《诗选刊》等国内外各级报刊,多次获奖。


 

 

 

| 我和我们
谢发印

 

自己是自己的牢笼

自释亿万次

不断离开,也不停地回来

 

每次看见天空

云替风绽放

也替我流浪

我就放心成为一棵行走的树

一株会跑的草,一朵娇艳的花

装点着大地

如此放纵亿万次,打开囚室之门

回到人群

有时以我们的姿态昂扬

有时用我们的样子苟且

 

 

 

谢发印,山村小学男教师,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椰城》《鄂尔多斯》《散文诗世界》《散文诗》《星星》《工人日报》等,偶获奖。


 

 

 

| 旅程
麦庄

 

一直以来

坚持用舒服的词句构思你

那是我珍藏的最好的词句

想把你写成一首诗

放在春天的某个角落

一个我可以随时拜访的角落

 

那里没有故事

安静得一无所有

就连冰雪的融化

在你唇边的月色里

也显得多余

 

那里有无法说破的秘密

就如一朵花

开在无限的春色里

却无法说破春天

 

而这一切,所有关于你的

都只不过是我完成的一次

从自己到自己的旅程

 

 

 

麦庄,巴中人,国家公职人员。


 

 

图片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 活着
陈勇

 

钢筋混凝土的种子,从来没萌生过

也不会萌生,一株叫乡愁的作物

除了掠地攻城的楼盘

如雨后春笋,簇新的楼林

顶天立地

 

脚手架像高楼的拐杖

更像高跷

每天,都被老高小心翼翼地踩着

每一次,他都要暗中告诫自己:

一定得踏实每一步。其它都是其次的

包括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身子骨

他最怕的是

不小心一脚踩空 ,坠了下去

砸痛了远方。因为

 

远在天边的的故乡

——双亲已年迈,子女尚幼小

 

 

陈勇,网名雪落心灵,作品散见于省内外纸刊及部分网络平台,入选本、获奖若干。


 

 

图片

巴中通江溶洞    摄影:高山

 

 

| 静夜思
张平

 

夜,只代表一段时间的黑

开端和出口都是光明的,即使

黑夜的中心,也并不是一点光亮都没有

有时候看不见,但它们一直在发光

 

夜的黑,也不是一致的

每个人的夜晚,千差万别

 

譬如我,有些事物暗下去

但我的眼睛,一直在发光

像星星,链接着夜的两端

 

 

张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从事纯文学刊物编辑,偶有小诗见于各级报刊。


 

 

 

| 月圆之夜
王智平

 

月缺为月圆埋下伏笔

繁星涌来盛开成惊艳的花朵

 

今夜,写下的每一粒词语

都会砸疼心上的离别

只有满月照亮的一首诗

在家的方向  奔跑

 

 

王智平,笔名钟艺、水成文,四川通江人。获第四届(2017—2019)成都琴台文艺奖。诗歌入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中国百年诗歌选粹》等选本。


 

 

 

| 船说
鲜文章

 

所有的故事都与恩阳河有关

船说,也不例外

 

那夜,华灯绽放

放舟十里,只为

你依着我,我偎着你

 

你注定就是一条河

你说,万里碧波

只想换我一滴海誓山盟

 

你若是河,我一定是山

哪怕做一辈子影子

落在你心底

恰是我一生的静好

 

 

鲜文章,男,四川巴中人。作品散见《四川诗歌》《天下诗歌》《滇池》《长江诗歌》《巴中文学》《巴中日报》《巴中新报》等。


 

 

 

| 暮色
李中焜

 

夕阳的金晖,仿佛是新娘嫁衣的柔光

在苍茫暮色之下,望王寺的钟声

惊扰着归巢的候鸟

 

远山之远,只有蜿蜒绵长的山脊

看不见红叶的斑斓,秋雁飞过的印迹

留下了芙蓉花低声的哀叹

 

我从暮色中走过,不远处的灯

在吹拂的夜风中摇晃,悄悄抖落一地灰尘

 

 

李中焜,居巴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届巴中市政协委员,作品散见《星星》《诗歌月刊》等国内外多家刊物。出版诗歌、散文集5部,人物专访8部。现任巴中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图片

巴中通江溶洞    摄影:高山

 

 

 

 

| 躲猫猫
刘磊

 

小时候和祖父玩躲猫猫游戏。

“我数一、二、三,就开始!”

我对坐在院坝晒太阳的祖父说。

 

可他每次都公开躲藏的地方,

并用一颗水果糖,

奖励我不劳而获的胜利。

 

——“谁再不躲起来,谁就是小狗!”

我决定用拉钩维护公平。

 

终于

祖父躲了起来,

躲在橘树林的土堆后面。

 

他躲的地方却是那么明显,

让我误以为,

他不过是换了个地方,

晒太阳。

 

 

刘磊,西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作品见于《星星》《草堂》《散文诗世界》《巴中文学》等刊物,曾参加2020年四川青年诗人座谈会,四川省诗歌协会会员。


 

 

 

| 致溶洞
简歌

 

深夜,我在静默的书房里等待

等待一个词语把诺水河的溶洞挖掘出来

所有关于溶洞的意象掉进溶洞

发出光怪陆离的光

“地下水晶宫”“地下秘城”

这些词在溶洞的暗河里激荡

像鱼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扑腾

石鳍为我指引方向

如箭矢般悬而未发的亿万鹅管

是庄严的捍卫者,它使胆小者紧张

坚硬的心来自眼泪的磨砺

石瀑、石笋、石柱

以三百年一公分的速度成长

既然它们如此不急

我又何必如此用钝刀去破坏它们的好形象

 

 

 

简歌,本名简良宗,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作品发表于《椰城》《巴中新报》《巴中文学》《原点》《四川科教通讯》等刊。


 

 

 

 

| 漫山遍野,都是你的笑
鲜维

 

把脚步收进叶子深处,和秋天的菊花

船就要开了,秋风还在米仓道上

码头拥挤的歌声,都落进水里

 

只有黛青色的石巷,把影子抹得愈加陈旧

我将头仰得更高一些,不去看

你漫山遍野的笑容

 

水一路走向辽阔,而你

出走千年,从未走出我的视线

 

 

 

鲜维,巴中恩阳人,巴中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有作品在《椰城》《巴中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现供职于市社科联。


 

 

 

| 被秋风吹败的
杏林春早

 

阳台上的花在秋风中,一天天败下去

如果此时贮存一罐记忆,打开的未来会不会幽香扑鼻

就如沿着你的履历倒着往前走,会不会遇见青青飞扬,或梦想正站在某个枝头等翅膀

往回走,是你的中年,它就像秋风中的黄叶,再也没有一只蜜蜂飞来替你把日子尝一尝,再走下去是河堤

它的衰败你始料未及,一条瘦河缓缓东去,没有浪花

 

 

 

杏林春早,原名李树慧,女,医生,有诗歌发表于《星星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


 

 

 

| 宽窄之间
陈紫烟

 

在成都,宽窄巷子舒缓着我们的快时光

宽中有窄,窄中有宽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极致

不过,“方寸之间,宽窄自如”

心宽,路就会宽敞

心若窄了

再宽的路

也是独木桥

 

 

陈紫烟,本名陈利平,女,80后,四川渠县人,中学英语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四川文学》《星星》《散文诗》《德育报》《华西都市报》《读者报》等。著有诗集《紫藤花开》。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 瓣上的土著
舒雨湖

 

丝瓜的花

不大面积铺开

不,从不

相当单家独户

 

跑二里路

才可能偶然遇见

但不管怎么说

只要有,那就值得

 

对于瓣上的土著

在忙自己的事

也相当于歇歇脚

并不关心你是否看见

 

 

舒雨湖,男,1980年生,四川恩阳人,作品发表于《成都师专报》《诗选刊》《飞天》《鲁中晨报》《江苏科技报》《剑南文学》《芙蓉锦江》等国内外报刊,出版《把梦写在水上》《四月的早上》《阿beng正传》《磨子记》等书。


 

 

 

| 石头赋
江雪

 

温度已降至夜间十度

也就是说

一部分天选之物

它们即将选择忘我无忧的冬眠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说石头

它们陪着苔藓死去

又陪着苔藓活着

它们死去时是死亡守候死亡

它们活着时是活着看我们死亡

 

它一直在那儿

像我父辈的父辈

倨傲地看着我们的父辈死去

 

石头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它们一部分做了丰碑

而另一部分做了墓碑

供我们虔诚地瞻仰

 

 

 

江雪,七零后业余诗歌创作者。普通的活着,简单的诗写。多年来,有作品见于各级报刊、网络及平台。


 

 

 

| 落叶
王俐才

 

一片树叶穿上金色的外衣

迎着夕阳飞舞到池塘中

给小青蛙送去一只豪华的小船

小青蛙,呱呱呱

坐上游船去赏花

 

 

 

王俐才,四川巴中人,写作、书法、摄影爱好者,四川省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楹联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星星》《四川诗歌》《四川工人日报》《贡嘎山》等多家报刊。


 

 

 

| 乌鸦是只好鸟
余嗣中

 

众说  你一张嘴

就没有好消息

句句让人扎心逆耳

天生的舌头不圆滑

江山不改  本性难移

 

我也是张乌鸦嘴

总把黑的说不白

 

 

 

余嗣中,业余诗歌写作,偶有报刊发表。


 

 

 

| 贸易市场
清流

 

打开微信朋友圈

所有地儿都在卖东西

 

卖物卖相

卖画卖字

卖名卖幸福

卖自己

还有在卖别人

 

一个自由的贸易市场

陈列着百态人性 

 

 

清流,本名庞爱琼,女,四川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语文教师,诗歌发表于各级报刊。


 

 

 

| 一半
刘桂华

 

一半风的凉

一半雨的泪

湿了冬日的心

 

一半花的娇

一半叶的媚

组成妩媚的风景

 

一半爱的情

一半心的意

织成家的温馨

 

一半月的柔

一半阳的艳

成为白与昼的诗篇

 

一半一半

男女一伴

便是一屋檐

双宿双栖

将一半的人生

写了整整一生

 

 

刘桂华,女,1973年9月生,居巴中。作品散见于《中国诗影响》《广州日报》《成都高新》《河南经济报》《东方散文》等国内外报刊。


 

 

图片

巴中化湖    摄影:彭俊赫

 

 

 

 

| 为春天饯行
杨娟

 

浅草没了马蹄

桃花告别了流水

出墙的红杏

已是昨日黄花

新醅的绿蚁

已是浊酒一股

 

曾指天为证的情书

昨夜捎梦而来

许是明年

呵,明年

明年不知

不知又添细纹几许

 

 

杨娟,女,汉族,1985年生,四川巴中人,小学英语老师。诗歌在各级刊物发表。


 

 

 

| 巴山红叶时
江春华

 

晚秋,枫叶红染高山发际

爱的脉络连通幽静小径

脚踩落叶铺砌的浪漫

聆听深涧惊呼,百鸟鸣啭

等雪花把山石变成佛头

感恩上帝给予的特殊恩赐

探问背二哥号子的汗水

怎样肥了大山的根

 

 

 

江春华,女,巴中人,恩阳作家协会主席,酷爱文学,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作品见于《诗词吾爱》《长江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网等。


 

 

 

 

| 石梯
黄南亭

 

刻在石梯上的图案与纹路

已经被雨水和脚印磨蚀得难以辨认

关于记忆,石梯仍记得

一家人团坐的温暖,扛在肩上的压力

和一个老人的孤独。

一个人记忆的重量

就是石梯所能承受之重

可岁月如锤凿斧劈

逝去,也终会在不朽之物上发生

石梯在最后记得

它无法接受一个老人被放置在棺材的重量

 

 

黄南亭,本名黄浩,男,2001年生于四川巴中,作品散见于《星星》《青春》《华西都市报》《川中文学》《巴中日报》《巴中晚报》《巴中文学》等报刊,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作品选》等读本,大学在读。


 

 

 

| 问路
唐海峰

 

我怀疑这已无路可走了

这是春天即将抵达的保质期

草木一秋的哀愁

盛兴于我的少年时代

 

隆中对,扣开前路的钟声

我在此停留过春夏秋冬

执笔写过无数的短歌

那是我青春里断章的岁月

 

那也是柔软的雪在掌心中化开的日子

我想念它且陶醉于它

 

因此今时,继续做一个写字的人

写前路的漫漫还有我南辕北辙的笨拙

 

 

 

唐海峰,西华大学在读,作品见于《诗歌月刊》《飞天》《青春》《星星》《青年作家》等。


 

 

 

| 在万寿湖
冯竹梅

 

湖不是西湖,桥也不是断桥

而杨柳却学会了依依

天空明朗,水青蓝

平静的湖水仿佛要吸尽

上午所有的阳光

 

一蓬小舟,唤醒湖的记忆

“喜迎丰登”就这样融入美景

从一片山洼之地到风景区

万寿村犹如一次涅槃

 

我站在岸边,看游人

走过石桥,如万寿湖生长的芦苇

走进乡村建设的水墨画

或站立,或摇曳

 

 

 

冯竹梅,女,现供职于巴中市恩阳区医疗保障局。诗歌发表于《巴中日报》《巴中文学》《巴山风》《巴中晚报》等报刊。


 

 

 

| 山泉 
李利民

 

带一泓遐想,用一波激情

从大地深层涌出

翻过高高低低的坎坷

走在曲曲折折的征途

没有回望山巅那轮殷红的夕阳

只给孤苦伶仃的卵石

留下几多透明的嘱咐

宁静中你捧着摇曳的花叶

倾听亘古岁月敲打的钟声

在热烈的追求中为大地

献上一泓清碧的爱

用纯洁洗净历史的孤陋

以晶莹镶嵌希翼的蓝图

为饥渴的土地唤醒繁茂的温馨

给山里人洗出脸上憨厚的笑靥

使那一代又一代生命

在你爱中升华、爱中诞生…… 

 

 

 

李利民,笔名:木禾,1958年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巴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 蝴蝶
陈林

 

哪里有花,就有它穿行的影子

用伪善和虚滑勾画成色彩斑斓的翅膀

摇曳步舞

三个季节的青山绿水为它做过嫁衣,成就了它的高度

在自恋中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一场秋风,吹醒了红尘三千

将它扫地出门,落入腐草

再也没有躲过命中注定的劫

一群蚂蚁开始忙活着

说——

它就是一只很普通的昆虫罢了

没有骨头——

 

 

陈林,男,70后,平昌县白衣小学教师。


 

 

 

| 贴身的月光
李志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就像我消磨掉的月光总是有迹可循

 

叙述在叙述里生出翅膀

但绝不是在黑夜里冷抒情或者某种敷衍

 

当纸张跌落成零碎的雪

所有的文字都做着无畏的延伸

 

那么,请赐予我贴身的热度

并趁着夜色里浓烈的冷清大口喝下

 

 

李志,男,四川平昌人,小学教师。在省市县刊物发表过作品。巴中市作协会员。


 

 

 

| 金色沙滩
何诚

 

在一个水乡的国度里

到处都是沙滩

唯独驷马大峡谷的金色沙滩

呈现出太阳的温暖

 

高处是山,是一支支护卫的利箭

低处是水,是一处处浇心的圣水

闪着光芒的金色沙滩

是山水喂养的少年

站在水边,展望内心的高远

 

 

何诚,原名何成,男,汉族,生于1969年3月11日。四川省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等报刊。并有作品获奖和收入选本。


 

 

 

| 城市广场
田吉祥

 

城市有个广场,真好

城市有一个个亮丽的广场,真好

城市有一个个宽敞的广场,真好

 

城市的广场,为城市新时代的,崭新崛起

努力地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新风景线

把城市过去的,陈旧和破烂,打扮成了威风

 

城市广场,在每天努力地,接纳着广大市民们

各种的美好心愿,摆摊设点,跳广场舞蹈…….

把城市广场打扮成了,美丽姑娘的活泼可爱

 

 

 

田吉祥,男,1965年生于四川省平昌县。诗歌发表于各级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王连香》《双剑奇侠客》《红烛梦》三部。


 

 

图片

巴中光雾山    摄影:线条

 

 

 

| 梧桐深处
苟文华

 

梧桐深处,不见落叶

光条条树枝横斜

不见凤凰羽翼

 

说是离别,不是离别

只是去了远方

 

摇曳心境成幻

风无趣。薄衣添寒

留下念想,不知几时还

 

无言,成了此时秋色静寂

秋水一涨再涨。让人怦然心动

梧桐枝条擎起星辰大海

万家灯火温暖

不让尘埃湮没愁绪

 

 

苟文华,笔名旭阳,男,汉族,四川平昌人,平昌县文学协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中华文学》《大风诗刊》《巴中日报》《巴中新报》《巴中晚报》《川东文学》等。供职于平昌县张公卫生院。


 

 

 

| 一个人的月亮
向禹义

 

这么多年,在山中

他与一条狗作伴,看见

中秋圆月哽咽于苍天的喉咙

 

他点燃一袋旱烟,迅速将一张

苍桑的脸,隐没在一团烟幕中

烟头一闪一闪,心事开始明明灭灭

 

月光从林梢倾泄下来

在他身上复印出斑驳的暗花

像被岁月带走的星眸

 

身边的狗突然对浓荫吠了几声

确定不是远方的归人或鬼魅

然后和沉默的大山一起,安静下来

 

 

向禹义,男,现任职于平昌县白衣镇人民政府。


 

 

 

| 倔
段玲玲

 

我爸倔

我随了他

 

昨晚出差回家

隔着门听我爸念叨

真是冷暖不知

 

我沉着脸递给他两双羊毛袜

走进卧室一眼就看见了

最喜欢的天蓝色被套

 

嗨,真是冷暖不知!

 

 

段玲玲,女,汉族,95后,平昌人。诗歌爱好者,热爱生活、喜爱经典、钟爱文字。


 

 

图片

巴中南龛石窟    摄影:高山

 

 

 

 

| 又是一年桂花香
苟敏

 

粒粒淡黄、怡人的清香

伴随落叶秋阳下欢舞

不知秋愁的鸟儿呀

轻含洒落的花蕊

寻找归巢的路

 

没什么可以留住时光

花谢花开、丹桂又来

那一地的落花呀

像极了家门口的景象

伴我成长的那棵桂树已渐苍老

 

孩童时、青涩少年至现在

桂香始终跟着我的步伐飘扬

秋意渐浓的萧瑟里

凄然凋零是命里的归宿

或许这淡淡芳香只是青春的祭奠

 

 

 

苟敏,四川省平昌县五木社区红山村人,在成都市从事建筑类工作,业余爱好诗歌。


 

 

 

| 致伊书
吴栋

 

看见青山生雾,我开始预言晚霞

变化。垂钓于镜的时候记录云朵的去向

这些平常的事物美丽,具有坚固的结构

 

你从远方赶来的撞击声惊醒镜中的涟漪

四目相对。无声是一种引诱和贪婪

此时,你具有黄昏的美感与危险

 

“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空无一物

如果你用爱情拥有我,就会知道

一个男人在一生的时间里,不停地

看晚霞的悲哀

 

 

*引自:阿赫玛托娃

 

 

 

吴栋,男,四川南江人,2000年10月生,作品发表于《散文诗世界》《延河》《青春》《四川诗人》。


 

 

 

| 不懈的泉源
胡飞

 

水滴的韧性

是小草和花朵一生的追求

 

流水的韧性

是树木与藤蔓至死的信念

 

江河的韧性

让流水无法企及

 

湖海的浩瀚

让江河不容超越

 

碧空下的辽阔大洋

更是湖海永恒不变的流向

 

心襟的韧性

是浩瀚无垠的宇宙

 

人世间,纷繁复杂

无法丈量前方道路有多远

 

当水滴石穿浸润心脾

韧性,才是保持不懈的源泉

 

 

 

胡飞,男,汉族,本科,教师,四川巴中平昌县人,现供职平昌县江家口小学。业余喜欢诗歌散文,偶有零星诗歌散文发表。


 

 

 

| 农家铁锁
杨永忠

 

主人走了,我恪尽职守

锁住了一段冷清时光

锁住了一段苦涩记忆

却无法锁住我的孤独

和尴尬的日子

虽然有一座四合院

和几棵老树陪伴我

但我还是感觉度日如年

 

自从主人带走了钥匙

把我们一个留在农村

一个带到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