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共赴诗歌之约 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活动精彩纷呈
11月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在南宁漓江书院·未来方舟店举行首场诗歌悦享会。作为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重点活动之一,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以“让诗歌点亮绿城”为主题,打开对内对外交流的窗口,架起一座通向“诗和远方”的桥梁。
绿城少年合唱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

诗人在跟AI机器人合影。
名家云集,中外诗人同赴诗歌之约
本届诗歌周名家云集。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及车延高、荣荣、杨晓民、海男等4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外卖诗人”王计兵,中国摄影家协会原理事、海南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金像奖”获得者黄一鸣,还有来自阿根廷、哥伦比亚、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及广西本土的共47名诗人同赴南宁诗歌之约。

哥伦比亚诗人李戈在朗诵。
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诗人们走进南A中心,了解南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和科技人文融合新场景;走进广西宁福新能源和青秀区银杉社区,考察南宁市工业振兴和民生项目发展情况;参观平陆运河建设项目,感受“世纪工程”的宏伟壮观;走进新会书院,共享粤剧、邕剧等非遗盛宴;前往马山县,互动体验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等民俗文化活动,了解当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采风考察多角度展示南宁独特魅力
采风和考察内容多角度展示首府南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成果,彰显南宁市自然人文交融、城市乡村互动的独特魅力,让诗人们在见证都市繁华的同时,还可以在诗意田园中陶冶情操,在超级工程现场感受祖国发展的脉搏,从而迸发更多创作灵感。
本届诗歌周还凸显文艺惠民属性。诗人和摄影家还将走进南宁高校和中小学校、良城汇·城市影像中心等地开展“绿城艺享家”志愿服务,通过高质量的惠民、为民、乐民文艺活动,双向奔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接受采访。
东西:宜居的南宁如此诗意盎然

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东西致辞。
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在首场诗歌悦享会中表示:“经过两届南宁国际诗歌周的努力,我读到了不少诗人创作的聚焦广西和南宁的精美诗篇。那些我时常穿行的街巷,忽略的生活细节,司空见惯的面容,因为你们的诗句而顿时生动。原来这座宜居的绿色的安心的城市诗意如此盎然。它终于被更多的当代诗人书写,并进入文学的诗歌史册。一座城市的光彩,不仅需要生态的绿叶,更需要精神的灯火。当现代化的楼宇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我们更需要一种内在的光芒,去温暖疲惫的心灵,搅动庸常的生活,守护日渐沙化的情感。”
李少君:诗歌周是搭建联接中外,对话文明的桥梁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致辞。
李少君表示,南宁这座“中国绿城”,不仅以青山绿水、四季常青的自然禀赋闻名,更以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诗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璀璨明珠,是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最美语言。南宁国际诗歌周,正是我们以诗为媒,搭建的一座联接中外、对话文明的桥梁。自创办以来,诗歌周始终秉持开放、交流、互鉴的理念,致力于推动诗歌艺术的当代发展,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为世界诗歌的百花园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南宁色彩”。
李少君说道:“过往两届的成功举办,让我们见证了诗歌如何润物无声地滋养城市文化品格,如何激情澎湃地点燃人们的创作与阅读热情。无数动人的诗句在这里诞生,真挚的友谊在这里缔结,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诗歌周已成为南宁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一个备受瞩目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不负热爱,共赴山海。诗意南宁的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诗情充盈南宁,诗歌点亮绿城。中外诗人将执诗意之笔,绘就绿城画卷;秉和合之道,成就共美之境;携社会各界,共谱文化华章。
记者:李宗文/文 宋延康/图
实习生:黄芳曦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 上一篇:第二届太仓七夕杯爱情诗大奖赛征文启事
- 下一篇:无


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