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作家来云南驻村创作,来大理的是这位
10月15日,“中国作家驻村计划——五粮液和美文化发现乡村之旅”在北京正式启动。该计划由文艺报社、《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云南作为全国首个实施省份,成为此次驻村计划的首期驻地。
目前,首批16位知名作家、诗人已奔赴云南16个州市的乡村一线,开展为期10至30天的驻村创作。他们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乡村变迁,创作反映新时代和美乡村的作品,并参与基层文化建设。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翟玉龙表示,云南将依托“艺术家第二居所”建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文学创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此次作家驻村活动,将助力讲好云南故事,激发乡土文化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学力量。
著名诗人胡丘陵入驻大理
此次到大理州的驻村代表是著名诗人胡丘陵。胡丘陵是湖南衡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作家。
其代表作包括长诗《2001年,9月11日》《长征》《2008,汶川大地震》《戴着口罩的武汉》《诗志:1921-2021》和论文《症候分析:文学增值批评》等。诗歌《沈园》曾获“沈园杯”首届全国青年爱情诗大赛一等奖,长诗《2008,汶川大地震》获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胡丘陵长诗选》获首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长诗《戴着口罩的武汉》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成就奖。谢冕《中国新诗史略》对其长诗创作有专门评述。
作家是文字的创作者,更是有独立思想与洞察力的个体。他们深入乡村,既是为创作积累真实素材,也希望能以独特视角理解乡村的现状与困境。通过他们的笔,读者可以看到鲜活的基层实情、人民的真实心声,看见一个真实、立体、变化中的中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