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诗坛名家聚罗江,共建 “中国诗歌之城”


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2025罗江诗歌节”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隆重举行。31日上午,一场围绕“新大众文艺兴起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交流会在罗江召开。德阳市罗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马关景区党工委书记陈然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人娜夜,北京大学教授臧棣,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雁西,宁夏作协副主席、诗人马占祥,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飞天》杂志主编郭晓琦,四川天府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诗人李铣,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诗人汤松波等作会议主题发言。来自全国的诗人漆宇勤、蔡建旺、子非花、凌晓晨、柳荫、刘思辰、黄晓靖、周道模、李自国等在自由发言阶段就共建“中国诗歌之城”发表真知灼见,为推动德阳市罗江区的诗歌文化繁荣、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贡献智慧与力量。来自德阳市的本土诗人尹邦斌、杨俊富、龙敦仁等近六十人参加交流。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龚学敏主持。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龚学敏

罗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马关景区党工委书记
陈然
陈然在致辞中代表德阳市罗江区委、区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罗江的诗歌文化已传承千年,孕育出大批优秀诗人与经典作品,这不仅为我国诗歌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光彩,更给罗江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深厚养分。目前,罗江与中国诗歌学会已开启为期三年的深度合作,共建“中国诗歌之城”。今天出席交流会的各位诗人和专家学者既是中国诗歌创作与研究领域的领军者,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智囊,希望为罗江文旅融合与诗歌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助力罗江将诗歌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千年诗韵在新时代的罗江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主题发言环节,嘉宾们围绕“新大众文艺兴起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推动新时代罗江城市文化的发展、文旅融合提出不少建议。在自由交流环节,大家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为共建“中国诗歌之城”建言献策,就新大众文艺的创作技巧、传播路径及与城市文化的结合点等话题展开探讨,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山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人
娜夜

北京大学教授
臧棣

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雁西

宁夏作协副主席、诗人
马占祥

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飞天》杂志主编
郭晓琦

四川天府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诗人
李铣

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诗人
汤松波
此次交流会作为“2025罗江诗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罗江诗歌节”上搭建了一个高层次沟通平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推动新大众文艺的繁荣发展,赋能城市文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江西萍乡市文联主席、诗人
漆宇勤

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十一月诗社社长
子非花

中国水利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陕西咸阳市诗歌学会会长
凌晓晨

江苏紫金艺术书画院常务院长、诗人
柳荫

辽宁锦州市作协副主席、诗人
刘思辰

四川省诗词协会理事
黄晓靖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覃子豪研究会会长
周道模

《星星》诗刊执行副主编
童剑

四川省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星星》诗刊编审
李自国




现场照片
    

公网安备